您当前位置:首页 / 互动交流 / 重大决策预公开 / 2023年 / 草案解读

《酉阳土家族苗族自治县林业“十四五”发展规划(征求意见稿)》起草说明

日期:2023-08-15       
字号:

一、起草背景

为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牢固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贯彻落实党中央关于推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的重大战略部署,县林业局严格遵循国家及重庆市林业发展的各项政策法规,牵头编制了《酉阳土家族苗族自治县林业“十四五”发展规划(征求意见稿)》(以下简称《规划》)。

二、起草过程

1.成立《规划》编制工作领导小组,在领导小组指导下收集、整理并研究了大量林业规划编制素材,掌握大量资料。

2.规划编制组成员在单位实地开展专题调研,深入了解林业编制规划的工作经验。

3.借助规划、法律等专业领域的专业力量从制定规范性文件的技术层面提供专业支持。

4.组织座谈会进行了多轮讨论和研究,采纳听取编制组意见建议,充分酝酿后形成《规划》。

三、主要内容

《规划》首先对“十三五”发展进行了回顾,总结了“十三五”发展的成就和问题,并以此为基础展开了“十四五”发展思路。结合酉阳县林业发展实际,提出“十四五”时期林业发展的指导思想、发展目标、空间布局、重点任务和重大工程,进行了林业发展区域布局。全文共7章23小节。

(一)规划目标。到2025年,全县林地面积不低于530万亩,森林面积不低于496.2万亩,森林覆盖率达到65 %,活立木蓄积量达到1700万立方米,生态服务功能有效提升,湿地、草地和陆地典型生态系统、野生动植物主要栖息地和珍稀濒危野生动植物得到有效保护,自然保护地保有量不低于142.5万亩,保护率达到18.4%,林业产值达到38亿元,为全县生态文明建设营造优良的生态环境。

酉阳县林业“十四五”建设主要指标

类型

指标

林地保有量(万亩)

≥ 578.4

森林面积(万亩)

≥ 496.2

森林覆盖率(%)

≥ 65

活立木蓄积量(万立方米)

≥ 1700

自然保护地保有量(万亩)

≥142.5

自然保护地占国土面积比率(%)

≥ 18.4

森林火灾受害率(‰)

≤ 0.3

林业有害生物成灾率(‰)

≤ 3

林业有害生物无公害防治率(%)

≥ 90

林业产值(亿元)

38

(二)空间布局。根据酉阳县域城镇体系协调发展格局战略部署,全县林草发展空间统筹为“优化培育六个片区特色集镇”布局。即:中部钟龙麻泔车、西北部阿蓬江菖蒲盖、西部乌江画廊、南部甘龙河流域、北部圆梁山、东部酉水河流域六个特色集镇片区。

(三)分区定位。1.中部钟龙麻泔车特色集镇片区生态城镇核心区:定位为精品林业展示区。2.西北部阿蓬江菖蒲盖特色集镇片区文旅融合发展示范区:建设生态文旅融合发展示范区。3.西部乌江画廊特色集镇片区乌江生态廊道核心区:定位为乌江生态廊道生态安全保障区。4.南部甘龙河流域特色集镇片区生态经济产业提升区:定位为生态经济产业提升区。5.北部圆梁山特色集镇片区武陵山生态屏障核心区:定位为森林生态屏障区。6.酉水河流域特色集镇片区生态经济产业基地示范区:定位为湿地生态景观多样性和生物多样性保护区和林业产业基地建设示范区。

(四)资金测算。“十四五”期间全县林业规划总投入41.8825亿元,其中中央投资12.1777亿元,市级投资1.0033亿元,县级自筹0.3395亿元,社会投资28.362亿元。

(五)保障措施。1.组织保障:积极争取县委县政府的支持,加强与相关部门的协作。2.法制保障:认真执行好《森林法》等法律、法规,切实做到有法可依、有法必依。3.资金保障:积极争取中市财政资金和各类专项资金,积极争取提高各类项目的补助标准。4.空间保障:因地制宜、实事求是调整拓展国土绿化空间,增加林业用地和森林面积,实现“横向”扩绿增域。5.人才保障:建立人才激励和评价机制,加大中青年人才的培养,加强对新进林业工作人员实行岗前培训。6.民生保障:保障原住居民规划在保护地范围内承包森林的不动产权益,若有需要禁止生产经营活动的,则给予足额的生态补偿。

四、目的及意义

为促进酉阳县林业生态经济长期平稳较快发展,加快建设绿色酉阳、生态酉阳,全面提升酉阳在重庆市乃至全国的生态优势,做好酉阳县林业“十四五”发展规划是重要前提。《规划》谋划了林草资源安全体系、生态修复体系、自然保护地体系、野生动植物保护体系、生态产品供给体系以及改革创新、林业行业发展配套体系建设,作为全县林草资源保护、生态修复、生态产业建设以及生态产品供给行动指南,将有力推进我县林业健康持续高质量发展。充分发挥林业在生态建设中的主体作用,把酉阳打造成渝东南武陵山区城镇群支点、全国宜居宜游目的地。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相关链接

Baidu
AC米兰官网登录